癌症自民國71年起蟬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每年造成逾5萬人死亡,對國人健康威脅嚴重。多數癌症在早期沒有症狀,但若能透過癌症篩檢提早發現,治癒率可提升至70-90%。國健署已提供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及肺癌的健保補助癌症篩檢,尤其40歲後更是健康檢查的必修課。本篇將帶你快速了解癌症早篩的關鍵:為什麼要做、幾歲開始、多久檢查一次,以及健保與自費篩檢差異。為自己與家人建立更安心的健康保障。 |
認識癌症早篩
自民國71年以來,癌症一直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每年約導致5萬多人死亡,佔國人整體死因的1/4左右;而每年被診斷出罹癌的民眾均超過10萬人。雖然聽起來可怕,但「癌症篩檢」能讓你掌握健康主導權!根據衛福部資料,台灣癌症是頭號健康威脅,但早期發現能讓整體治癒率飆升到70-90%。今天用簡單的語言,帶你快速了解癌症早篩的9大重點!
癌症篩檢是什麼?和健康檢查有什麼不同?
癌症篩檢是針對還沒有任何症狀的人,用簡單檢查(像抽血、照X光)找出潛在的癌前病變或早期癌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健康檢查則是著重一般生理機能檢測,像是測血壓、血糖、膽固醇等,幫你掌握整體健康。癌症篩檢專攻癌症,健檢檢查看全身,兩者一起做最安心!
癌症篩檢有什麼好處?
做癌症早篩最大好處是「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提升存活率」!
國健署研究顯示,經篩檢發現的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及口腔癌,95%以上為0-2期,屬於早期,5年存活率達70-90%以上;反之,非經篩檢而確診癌症的患者早期率僅45.6%,5年存活率降低至50%以下。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口腔黏膜檢查能降低26%口腔癌死亡率!
其他好處包含早期手術取代化療,避免脫髮等副作用、降低醫療成本(早期癌症的治療費用大約是晚期的1/5)、提升生活品質。更棒的是,篩檢結果正常,讓你更心安,少操心!

癌症篩檢全攻略:從年齡、方法到費用一次看懂
想開始做癌症早篩,卻不確定該從幾歲開始、多久做一次、要選健保還是自費?本章將用最簡單的方式,帶你掌握癌症篩檢的核心重點,幫助你快速了解「什麼時候該做、怎麼做、做哪些檢查最重要」,讓健康管理更有方向。
癌症篩檢幾歲開始做最好?
40歲就是癌症早篩的關鍵起點!依國健署建議:乳癌40歲以上、大腸癌45歲以上、子宮頸癌25歲以上、口腔癌18歲以上(曾嚼檳榔族群)、肺癌40歲以上(曾吸菸者)就應定期篩檢。如有家族史,可與醫師討論提前幾年開始進行。別等到有症狀才就診,統計顯示癌症有年輕化趨勢,40歲後就該動起來!
癌症篩檢為什麼越早做越好?
癌症初期沒有什麼症狀,等感覺不對才檢查通常晚了。透過早篩來抓到治療黃金期:癌前病變至早期癌症階段,此時治療成功率最高、花費相對少,還能阻止癌細胞惡化擴散,降低死亡風險。建議年滿40歲後就將癌症篩檢列為定期檢查項目,早篩一天,安心一天!
癌症篩檢有哪些方法?
常規篩檢方法以政府補助的五大篩檢最有代表性(如下圖),簡單又方便:
- 乳癌:
乳房X光,每2年補助一次,40歲以上適用。
- 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每年都有補助。
- 大腸癌:
大便潛血檢查,每2年補助一次,45歲以上適用。
- 口腔癌:
檢查口腔黏膜,每2年補助一次,30歲以上有吃檳榔、吸菸習慣之民眾。
- 肺癌:
低輻射劑量斷層掃描(LDCT),每2年補助一次,40歲以上(男性45歲)有家族史民眾或重度吸菸者(20包-年*)。
*包-年=平均每天吸菸包數x吸菸年數。(ex. 每天1包菸,吸菸20年;或每天半包菸,吸菸40年,計算後皆為20包-年)
十大癌症中目前政府只補助了其中五種,如果想有更全面的篩檢,可多參考近年擁有突破性進展的早期癌症篩檢評估工具,以SPOT-MAS 10為例,只要抽血就能檢查多達10種癌症的發展狀況。想了解更多衛教內容,歡迎聯絡我們! |
癌症篩檢多久做一次才夠?
一般大眾建議每1-3年進行一次相關篩查,頻率與上一段政府補助的資訊相同:
- 乳癌、大腸癌、肺癌:每2年一次。
- 子宮頸癌:25-29歲每3年一次,30歲以上每年一次。
- 口腔癌:每2年一次。
癌症篩檢費用多少?健保、自費怎麼選?
好消息!前述提到的五大癌篩檢,目前只要符合補助資格,相關檢測是免費的(需付掛號費)!只要帶健保卡到指定醫院就可以進行。可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APP查詢資格。另外也可在「
全國癌症篩檢活動暨醫療院所資訊查詢網站」確認所在地鄰近的院所或篩檢活動哦!
目前健保補助的癌症篩檢只有上述5類,其餘的癌症檢測是給已有疑似癌症症狀的患者進行診斷確認的。想在癌症早期提早預防,可選的自費項目如常聽到的大腸鏡、電腦斷層掃描或MRI,費用大概1萬元~數萬元不等。建議符合資格的民眾要多利用健保的資源提早篩測,再搭配自費進階檢查項目,才能有最完整的保障,最大程度降低罹癌的風險。
癌症篩檢常見問題
Q1:拿到陽性報告就一定是癌症嗎?
A1:不一定! 醫師會再安排做進一步的診斷檢查,請務必積極配合面對,確認狀況。
Q2:癌症篩檢會痛嗎?
A2:大多無痛,子宮頸抹片可能稍有不舒服。大腸鏡或胃鏡也有無痛的選項。
Q3:報告多久會收到?
A3:通常約3-4週回診就能看到結果。請依實際施作檢測的醫療單位說明為準喔。
Q4:孕婦能做癌症篩檢嗎?
A4:孕媽咪檢查乳癌可改用超音波,其他測項若無迫切需求可先暫緩,妊娠結束後再安排,或與您的婦產科醫師諮詢。
Q5:沒有癌症家族史,還需要篩檢嗎?
A5:為了您的健康建議您不要忽略早期篩檢的重要!遺傳性癌症其實只佔所有癌症的5-10%! 不良生活習慣、環境的污染、自體的突變都有可能導致癌症。
結語|癌症篩檢不只是預防,更是安心
40歲後,癌症篩檢就像替自己的健康保險,別等到有症狀才就醫!從健保補助的免費篩檢開始,積極追蹤,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把握治療黃金期,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參考資料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篩檢介紹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中華民國 111 年癌症登記報告
-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健署網站公文、公告
.png)
台灣基康股份有限公司/編輯群
台灣基康創立於2011年,以基因科技為基礎,用專業、安全且準確的方式,致力將基因科技生活化,為新世代的人們健康管理創造嶄新的模式。
-
檢測服務:建構專業化的產品開發與諮詢服務團隊,與全球頂尖研究單位密切合作,提供符合臨床醫療與大眾需求的專業服務。
母胎醫學 / 預防醫學 / 生殖醫學
-
合作機構:品牌通路遍及全台,至今已取得全台超過400家醫院、診所、健康管理中心指定合作,提供完整的基因檢測服務項目。
請點此查詢合作機構
- 更多基因相關健康資訊,歡迎追蹤台灣基康官方Faceboo粉絲專頁、Instagram或LINE@:
台灣基康FB / 台灣基康IG / 台灣基康LINE@
|
撰文/Rex Liu、Stanley Shen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5/9/25
(#台灣基康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