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在搜尋框內輸入關鍵字,若有問題需要專人協助請服務專線 02-2759-5298。

首頁 > 知識專區 > 比健檢簡單又不耗時,提早找到專屬自己的健康管理

回上一頁
母胎檢測 預防檢測

比健檢簡單又不耗時,提早找到專屬自己的健康管理

2018-10-30
1771Views

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曾在2015年演講中提出「精準醫療計劃」(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希望透過推動個人化基因資訊的疾病治療,期待美國引領另一個醫學新時代。 

什麼是個人化基因呢?基因可以比喻為「體質」,長輩們會說:「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基因就像體質,全世界沒有任何人基因完全一模一樣,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而隨著科學的進步,基因神祕面紗也被科學家們一步步揭密,許多基因與個人健康指標有一定程度的相關例如:腦血管相關疾病、癌症風險、阿茲海默症、痛風、糖尿病、骨質疏鬆等等;透過這些檢驗結果,可讓您了解身體對特定疾病的風險,盡早改善可能危害自己的飲食或生活習慣,或提早找尋專屬自己的最佳健康管理! 
 

基因檢測大哉問

Q1. 基因檢測是什麼?怎麼做? 

●基因檢測是利用分子生物技術,來解開潛藏在DNA的密碼,每個人的密碼構成個人不同的特徵和健康狀況,因此研究人員可以透過檢驗個人基因來估測個人是否具有某些疾病或癌症「脆弱基因因子」。
●目前檢測採樣以抽血與刮取口腔黏膜細胞為主,檢測方式簡易、方便,研究人員會針對檢驗目標對應的基因片段做檢測。 

Q2. 什麼族群適合? 

●少運動、久坐、久站等亞健康生活型態者或想積極照顧自己者,可以做檢測了解自身罹病風險。 
●家族成員中有癌症病史,或長期暴露易致癌環境中,建議可以向醫師諮詢是否有必要進行基因檢測。 

Q3. 健康指標基因檢測套組測什麼? 

●大部分人往往選擇忽略風險,就算家族中已經有家族史還是存著僥倖心態。健康指標基因適用於關心健康概況並想瞭解相關風險指標,以便及早訂定健康規劃者。 
●健康人生16項健康指標:腫瘤抑制健康指標、心腦血管健康指標、乳房健康指標、攝護腺癌、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痛風、非酒精性脂肪肝、第二型糖尿病、骨質疏鬆、青光眼、黃斑部病變、耳硬化症、憂鬱症、健髮健康指標、妊娠糖尿病。 


進一步了解►健康指標基因檢測

Q4. 癌症基因風險檢測測什麼? 

●從衛福部統計台灣十大死因來看,癌症已連續36年位居第一,癌症基因檢測目的就是能在疾病發生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甚至在完全沒有病症時,達到預防疾病風險。 
●21種腫瘤檢測:肺癌、大腸直腸癌、胃癌胰臟癌、腎癌、膀胱癌、腦膜瘤、口腔及咽喉癌、食道癌、喉癌、鼻咽癌甲狀腺癌、慢性淋巴性白血病、黑色素細胞癌、基底細胞癌、鱗狀上皮細胞癌、攝護腺癌、睪丸癌、乳癌、卵巢癌、子宮肌瘤。 


進一步了解►癌症基因檢測

Q5. 血栓塞基因檢測測什麼? 

●衛福部公布的最新年度的10大死因,癌症雖連36年居首,但「心血管疾病」其實更為致命,包含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相加,死亡總人數高達4萬8316人,甚至比癌症還多了279人。 
血栓塞的致死率高,但往往易被忽略。而血栓也是造成習慣性流產、子癲前症等之因素,若有下列行為或現象者,建議你可參考血栓塞基因檢測: 
・曾發生重複性流產或死胎之婦女 
・進行人工生殖但屢次發生胚胎植入失敗 
・重複發生子癲前症 
・抽菸、嗜油炸甜食及高膽固醇食物者 
・少運動、久坐、久站等生活型態者 
・疾病,如心臟病、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 
・自身或家族成員曾發生血栓塞症,欲了解先天基因風險者 


進一步了解►血栓塞風險基因檢測

Q6. 基因檢測需要多久做一次? 

原則上,基因檢測是從染色體分析變異情況,因此,針對個人每個基因檢測一生只須做一次。 

Q7. 基因檢測後,可以做什麼處理? 

透過基因檢測後,若發現某些基因異常,代表這些基因有某種程度的缺陷,但不代表你已罹患此疾病或未來一定會發病。但是也因為這樣的檢測,讓你擁有充足的個人化健康資訊,提醒你需要修正生活習慣或提早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治療! 

延伸閱讀:為何需要做基因檢測?基因檢測能幫你了解隱藏的健康風險


原文出處:早安健康企劃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18/10/30
(#台灣基康015)

更多知識文章

2021-08-20
預防檢測
環境荷爾蒙累積與慢性病的發生有關!當心皮膚炎、糖尿病、癌症悄悄找上你

我們常被呼籲需要注意均衡飲食,以預防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甚至是癌症等疾病

4689Views

2021-10-21
母胎醫學 預防醫學
為何需要做基因檢測?基因檢測能幫你了解隱藏的健康風險

「基因」是近期相當熱門的單字,它是生物遺傳最基本的單位,透過DNA的不同排列

19803Views

2020-04-08
預防醫學
中風、心肌梗塞年輕化!醫師教一招從根本預防「無聲殺手」

健身教練筋肉爸爸,37歲,中風;上班族王先生,30歲,中風;軍人林先生,21歲,心肌梗塞;業務主管謝

1579Views

您已完成台灣基康電子報訂閱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