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德華氏症是一種遺傳疾病,為什麼會有愛德華氏症?有什麼特徵,壽命有多長?帶你深入了解愛德華氏症,提早進行基因檢測,降低遺傳疾病的風險。 |
文章目錄:
|
認識愛德華氏症
愛德華氏症的幼兒可能會出現體重過輕、頭顱形狀異常等,甚至影響到心臟與智能的正常發展,了解愛德華氏症,才能提早為下一代做出準備。
愛德華氏症是什麼?
在懷孕期間,透過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或羊膜穿刺,進行染色體分析,能夠提早掌握胎兒健康,降低風險。
愛德華氏症與唐氏症同樣屬於染色體三體症,但愛德華氏症相對罕見,根據臨床統計,約每 5,000 至 6,000 名新生兒中會有 1 例患有此症,同時可能伴隨以下特徵:愛德華氏症主要來自於染色體分裂錯誤,通常發生在胚胎發育初期,並非完全為父母直接遺傳,不過母體的條件、家族曾經有相關患者也可能會影響發生的機率。
在父母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第18號染色體未能正確分離,導致胎兒染色體出現異常。
- 生理影響:
可能出現心臟異常、器官無法正常運作等,可透過專業檢查提早發現。
- 智能發育:
可能影響神經系統發育,出現嚴重智能障礙的問題。
- 存活率低:
僅約 5-10% 的案例能存活超過 1 歲,存活情況會因個體而有所差異,但仍有多數胎兒無法平安出生。
類型 | 機率 | 說明 |
---|---|---|
標準型三體(Trisomy 18)
|
90% |
所有細胞皆含3條第18染色體,為目前最常見的類型。
|
馬賽克型
|
<10% |
僅部分細胞含有額外的第18染色體,存活率較高,多數患者可以存活超過1年。
|
部分三體
|
極少見 |
僅某部分基因段重複,這種型態非常少見。
|
根據統計,約每 5,000 至 6,000 名新生兒中會有 1 例受到影響,約 70-80% 的病例在懷孕初期會自然流產。
愛德華氏症的發生無法完全預防,但可以透過基因檢測及早發現風險。愛德華氏症的發生受到多重因素影響,部分族群患病的的風險也會相對提高。
- 孕婦年齡:
高齡產婦因卵子老化,染色體異常風險較高,愛德華氏症發生的機率也會相對提高,但染色體異常仍然是隨機發生,因此年輕媽媽也不可輕忽。
- 胎兒性別:
女性胎兒罹患愛德華氏症的機率略高於男性胎兒。
- 家族遺傳背景:
雖然染色體異常為隨機發生,但若家族中有染色體異常相關病史,就要特別留意,並進行檢測。
愛德華氏症下一胎?
- 孕前遺傳諮詢
透過專業基因檢測機構,評估夫妻雙方的染色體狀況與家族遺傳背景。
- 胚胎著床前染色體基因篩檢(PGS/PGT-A)
在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時,透過檢測篩選出染色體數量正常的胚胎,提高胚胎成功機率。
-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
懷孕 10 週以上的孕婦,經由非侵入性的基因檢測方式,分析胎兒染色體數量,評估相關染色體疾病的發生情形。
愛德華氏症會遺傳嗎?
- 遺傳發生機率
約 95% 以上的愛德華氏症,是經由胚胎發育階段的染色體分裂錯誤而引起,與父母遺傳的機率非常低,同時下一胎發生的機率,仍然與一般人相似。
- 愛德華氏症發生機率
根據統計,新生兒罹患愛德華氏症的機率約為 1/5,000,胎兒存活至 1 歲的機率約 7.5%,多數病例可能會在懷孕中自然流產。
愛德華氏症高風險族群
- 高齡產婦
35 歲以上的高齡產婦出現染色體異常的風險相對較高,建議於懷孕第 10 週起接受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安全性高且較不用擔心侵入性風險。約 95% 以上的愛德華氏症,是經由胚胎發育階段的染色體分裂錯誤而引起,與父母遺傳的機率非常低,同時下一胎發生的機率,仍然與一般人相似。
- 家族病史
若配偶其中一方有染色體結構異常,或是家族中曾經有愛德華氏症患者,除了孕前遺傳諮詢,同時可進行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降低相關染色體疾病的發生機率。
- 唐氏症篩檢高風險族群
唐氏症篩檢為目前常見的公費產前檢查項目之一,檢查結果為高風險族群者,代表可能存在染色體異常的相關問題,應立即與婦產科醫師討論,或進行更全面的基因檢測。
- 曾懷過染色體異常者
曾懷過染色體異常胎兒者,於產前進行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可以減少胎兒罹患相關染色體疾病的機率。
若為試管嬰兒療程,可於植入前進行胚胎著床前染色體基因篩檢(PGS/PGT-A),提高胚胎成功機率。
愛德華氏症壽命
- 未出生比例
根據《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2025年報告,約 50-60% 的愛德華氏症胎兒在懷孕期間自然流產。
- 出生比例
僅有 5-10 %的愛德華氏症胎兒可以存活至1歲,其中存活至成年更是少數。
愛德華氏症特徵
愛德華氏症在胎兒時期與出生後就會有明顯的特徵表現,不只是外觀的影響,包括器官、神經、骨骼、心臟等,都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異常缺陷。
愛德華氏症外表特徵:
- 小頭與下巴:頭部尺寸較小,可能伴隨微顎症,在出生時可發現明顯特徵。
- 耳朵異常:耳朵位置較低且形狀不規則。
- 手腳畸形:拳頭緊握、手指重疊,或腳弓形畸形。
- 心臟缺陷:可能會有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不健全等。
- 腎臟問題:腎臟發育不全或多囊腎,可能影響排泄功能。
- 食道閉鎖:食道與胃連接異常,可能影響正常進食。
- 智能遲緩:神經系統發育受影響,學習與認知能力可能明顯落後。
- 運動協調問題:肌肉張力異常或動作遲緩,影響日常活動。
- 成長遲緩:胎兒或新生兒體重與身高增長緩慢,在孕期超音波檢查也可以發現異常。
- 呼吸問題:呼吸、心臟問題,是愛德華氏症壽命較短的重要原因。
如何識別愛德華氏症?
- 第一階段:孕期初步篩查
在懷孕第10-20週進行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測試,評估染色體異常風險,準確率高,安全性高。
- 第二階段:進階檢查
若篩查結果顯示為高風險,建議遵照醫師指示進行下一步檢查,如:羊膜穿刺,確認胎兒基因情況。
- 第三階段:出生後確認
新生兒若出現基因異常的特徵,如外觀、心臟異常,宜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確定基因疾病。
- 第四階段:長期監測
與專業醫生合作,觀察並持續追蹤嬰兒情況,評估發育狀況。
愛德華氏症翻盤機率?
- 羊膜穿刺
侵入性產前檢查,通常建議在懷孕中期 16-20 週進行,不過仍然要留意,可能有3-4‰的流產風險。
- 絨毛膜取樣
透過胎盤中的細胞樣本進行分析,通常建議在懷孕中期 11-13 週進行,風險相對高於羊膜穿刺。
愛德華氏症檢測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透過孕婦的血液,最多可以篩檢出 84 項染色體缺失,像是愛德華氏症、小胖威利症候群、唐氏症等。想要降低染色體異常的發生,會建議懷孕初期、染色體異常高風險群、擔心侵入性檢查風險者等,提早進行相關檢查。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檢測時機
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FTY/NIPT/NIPS)檢測項目
- 唐氏症
- 愛德華氏症 ( 了解更多:愛德華氏症是什麼:怎麼發生又該怎麼辦?)
- 巴陶氏症
- 透納氏症
- 柯林菲特氏症
- 三染色體 X 症候群
- 前腦發育畸形症第6型
- 貓哭症候群
- 雅各布森症候群
- 小胖威利症 / 天使症候群
愛德華氏症問答集
Q1:什麼情況下媽媽需要做愛德華氏症的檢測?
A1:下列情況下會建議進行基因檢測,以評估胎兒風險。但染色體異常為隨機發生,就算不符合以下條件,還是建議與醫師討論進行檢測。
- 高齡產婦
- 家族病史
- 異常篩查結果
- 曾懷過染色體異常者
Q2:如果胎兒確診為愛德華氏症,有什麼治療方案?
A2:愛德華氏症目前無治癒方法,但治療方案可改善症狀與生活品質。
- 進行手術:針對心臟缺陷、其他身體異常進行修復手術,提高存活率。
- 幫助呼吸:使用呼吸機或氧氣治療,減少呼吸困難。
- 生活調整:鼻胃管可以解決飲食困難,物理治療可以增加肌肉張力。
Q3:若基因檢測結果為高風險,該怎麼辦?
A3:若檢測結果為高風險族群,不用過度緊張焦慮,逐步配合醫生進行確認與評估,並做出最適合的判斷。
- 進一步確認:進行羊膜穿刺、絨毛膜取樣檢查,確認染色體異常情況。
- 諮詢專家:與遺傳諮詢師討論結果,了解風險程度與後續。
- 醫療規劃:與婦產科或兒科醫生合作,評估出生後的治療與支持。
- 情緒支持:參加相關疾病團體,可以從不同面向了解評估,並提供心理支持。
文章最後更新時間:2025/8/6
(#台灣基康200)